, X8 }+ B6 D& {" f9 }
) {) r8 V8 z# v+ A* n* `- S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吃東西後就腹痛,小心你可能是「腸中風」高危險群,一旦發作且延誤就醫死亡率高達90%!
0 T! E6 A" H p1 g8 A5 R3 ^0 ? c) V6 U/ }9 J9 M7 |9 f! _
冬天到了大家喜歡「吃補」,殊不知補進太多熱量、油脂,可能會增血管阻塞的風險,加上冬天天氣冷、身體血管收縮,增高了中風的機率。別以為只有腦部會中風,大小腸也會。嘉義就有一名53歲陳姓男子,飯後突然腹痛,痛得實在受不了只好緊急送急診,沒想到竟確診為腸中風。收治該病例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洪弘昌研判,男子可能是因為平時飲食習慣不佳,導致腹、腸主動脈阻塞而發生腸中風,若未及時送醫救治,會發生腸壞死或併發腹膜炎,非常難以救治。 m& i% t- d& Y# g7 I% P
3 f" q2 Q, L4 S o0 F
來得又快又急,腸中風死亡率比大腸癌更高
. O' |0 {& [/ u* H3 r9 ^" [1 P. D7 [3 Z$ t! N" x( ?
講到腸道疾病,一般會想到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但少為人知的腸中風其實更棘手。大腸直腸癌的權威、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大腸癌二期與第三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約為85%與80%,換言之死亡率為15%與20%,而大腸癌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會急降至10~20%,也就是80~90%的病患會在5年內死亡。
Y. K( Z# `- `: j
8 ~* `# D# K( s* U. u9 R4 l, q+ R: W4 U+ y7 {
與大腸癌第四期相比,腸中風可能更兇惡,若腸中風延誤治療演變成腸壞死等症狀,死亡率就直逼90%!知名藝人余天的父親就是因為發生腸中風而過世;當時雖然緊急送加護病房,仍在10天後回天乏術。
, l1 ~. q* w) q( V
) ?9 h6 g3 x8 g 睡覺時肚子痛要小心,腸中風好發於半夜至清晨" J1 N6 K& r" R' ]; R
4 D$ t2 `" G2 ` n
腸中風真正的名字其實是缺血性腸炎或缺血性腸壞死,洪弘昌醫師指出,腸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的人,如果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心律不整,或有其他血管疾病如血液高度凝集病變等病史,甚至洗腎或其他慢性病患者,都是高危險群,因為血管的彈性變差或血管管徑狹窄,容易出現腸中風等缺血性病變,加上冬天因為天氣寒冷,血管收縮,更容易發病。《好心肝會刊》也指出,要是平時沒有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就容易產生血栓而阻塞腸道血管,引起腸中風。 0 j! C9 J2 K) C. C/ \+ N
* W7 H( r# _- `( b7 Y9 F* a9 l5 y
肝膽腸胃科醫師方冠傑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腸中風跟其他部位的中風一樣,好發於半夜至清晨,這段期間血液比較濃稠,特別容易出問題。他也分享,曾有一位病患在半夜睡覺時突然肚子劇烈疼痛而被子女緊急送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腸炎,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該男大半的大腸都已壞死,需要緊急救治,再拖下去很可能就為時已晚。 . R/ a! c: _/ X" Y! o/ T
" [3 Q: M {( I5 [% q! F5 d
腸中風演變成腸壞死,死亡率極高!偏偏腸中風的症狀跟腸胃炎有點像,下一頁介紹的徵兆一定要特別留意!
" y) g5 S5 J) N" J$ S * @% ^8 p7 p: @8 Q/ Q6 v$ T8 h9 Z4 }
腸中風與腸炎症狀類似,經常延誤致死4 i) ?) ]& c; v5 [! X
$ q' d# f( F* a
腸中風的治療有黃金時間,最好能在12小時之內快速診斷與治療,不然可能演變成死亡率極高的腸壞死等情況。偏偏,與症狀明顯的腦中風不同,腸中風的症狀跟腸胃炎等疾病很像,如果半夜發生腸中風,患者可能會以為只是腸胃炎等毛病而置之不理,因而延誤就醫。 8 [- Y8 Z/ v; b9 _6 f
' m: O* B: Z5 K& G# D
腸中風分動脈阻塞與靜脈阻塞兩種致病原因。若是動脈阻塞,初期的主要特徵是腹部「非常劇烈的疼痛」,而且疼痛面積很大,這跟胃穿孔等腸胃疾病的單一痛點不太一樣,患者可以藉由這點做初步的判斷;但若是靜脈阻塞,症狀主要是「悶痛」,這就相當不容易與其他腸胃疾病區別了。
) G4 r4 M4 [6 [0 d. a7 u) W# J4 A( S8 _* e+ S( l* K. X& S& w
醫師強調,如果飯後感到腹部不適,吃消化藥仍無效,或者瞬間腹部劇痛、肚臍周圍疼痛、冒冷汗等,都有可能是腸中風的徵兆,應盡速就醫。 : T5 _9 E0 U* H3 x
+ a; u& T7 h/ A
G" \9 q% P, r2 O* w0 p
吃完東西就腹痛,可能是腸中風高危險群
' G% M* u6 X$ U' Y( L) j* y7 h2 o
. H8 F; q' I1 @& u因為一般人常把腸中風發作時的症狀與其他腸胃疾病搞混而延誤就醫,所以平時就要注意一些腸中風可能的跡象,提前檢查。診斷腸中風最準確的方式是注射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率高達93%,若能及早警覺、及早確診,就能大大降低未來發生腸壞死的風險。
" w# C8 B2 o) _/ \3 W2 ]. D2 e# e2 f. [7 Z/ j$ P3 C% G/ T; O
阮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伯彥醫師曾表示,要預防腸中風,除了控制心律不整和三高等問題,平時也要適時補充水分,降低血液濃度。另外一個重點是,如果每次吃完東西後都會出現腸胃痛的情形,最好就醫檢查,因為這可能是血管管腔狹窄,容易引發腸壞死。
* a3 z8 `4 G( \7 r c" J) f; {
" e$ Q- H/ L6 t0 a6 P0 }) z# b2 X8 R總結一下,如果本身是上面所說的腸中風高危險群,請注意以下幾點:
. `" q/ R3 b% R1 g$ I+ r9 Y e/ {1 }" n }3 y
- 保持良好飲食、生活習慣
- 定期服藥,控制好心律不整、三高等問題
- 適當補充水分,降低血液濃度
- 留意腹部不適症狀,如果發生腹部大面積劇烈疼痛或悶痛,或每次吃完東西後都有腸胃痛情形,請盡速就醫檢查
/ ?% i% F' D9 Q% t% G( C3 { / \- i- V" I7 ?' y6 u0 `# W
|